专职教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副教授 > 正文


    王海涛


    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0年11月生,河南商水人



    研究方向


    刑法学、犯罪学与刑事政策


    教育经历


    1998.09-2002.06  郑州大学法学学士

    2002.09-2005.06  北京大学刑法学硕士

    2005.09-2009.06  北京大学刑法学博士

    2007.09-2008.09  德国奥格斯堡大学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2009.07-2012.09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审判工作人员

    2012.09-2014.0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

    2014.09-至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讲师、副教授


    开授课程


    《刑法原理》,本科生,春季学期

    《刑法案例研习》,本科生,春季学期

    《刑法学原理与实务》,研究生,春季学期


    学术兼职


    最高人民法院少年司法研究基地研究员


    学术成果


    一、科研项目

    1. 教育部重点课题,预防青少年网络被害的教育对策研究,参与人,2005

    2.司法部项目,知识产权犯罪被害人实证研究,参与人,2005

    3.国家社科基金,未成年人司法制度改革研究——以实证分析为基础,参与人,2007

    4.北京市社科基金,航空事故的行政调查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研究,主持人,2016


    二、著作教材

    1.独著:《过失犯罪中信赖原则的适用及界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主编:《知识产权犯罪中的被害人-控制被害的实证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主编:《刑法修正案(六)罪名图解与案例参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三、学术论文

    1.独立作者:《制造法不允的危险:质疑与检视》,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CSSCI)2020年第1期。

    2.独立作者:《论猥亵儿童案中强奸罪(未遂)的认定》,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20年第4期。

    3. 独立作者:《交通管理部门的事故责任认定与交通肇事罪之判断》,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CSSCI)2017年第38卷。

    4. 独立作者:《论刑法上安全体制确立义务的主体范围》,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CSSCI)2016年第6期。

    5. 独立作者:《论管理过失中下级从业人员的注意义务——以4·28胶济铁路列车相撞事故为例的展开》,载《清华法学》(CLSCI)2015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5年第6期转载。

    6. 独立作者:《行政法规范之违反与过失实行行为之认定———基于新过失论的阐释》,载《法学研究》(CLSCI)2014年第2期。

    7. 独立作者:《中国少年司法改革中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14年第3期。

    8.第一作者:《为“钓鱼网站”提供技术支持的刑法定性》(第一作者),载《法律适用》(CSSCI)2012年第12期。

    9.独立作者:《论犯罪中止自动性判断中的三大基本问题》,载《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2011年第4期。

    10.独立作者:《论财产犯罪中债权凭证的刑法评价》,载《政治与法律》(CSSCI)2010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0年第8期转载。

    11.独立作者:《食品、药品事故中制造商刑事责任认定的难点探讨》,载《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2010年第9期。

    12.独立作者:Eine Reflexion über die Systempositionierung der Schaffung einer rechtlich missbilligten Gefahr(会议论文),2019年德国奥格斯堡大学法学院举办的中德刑法论坛(Deutsch-Chinesisches Strafrechtskolloquium)上提交。

    13.《航空责任事故与刑法上的信赖原则法理——以日航123航班空难事故为例的分析》,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14.第一作者:《嫖宿幼女罪废除的法理思考——从方法论角度的研究》,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15年第5期。

    15.《过失参与他人故意犯罪的归责》,载《西部法学评论》2011年第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2年第5期转载。

    16.独立作者:《知识形态视野下的刑事一体化》,载《刑法知识论研究》,陈兴良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7.《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我国刑罚结构完善的潜在影响》,(独著)载《和谐社会的刑事法治-2006年度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赵秉志主编,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8.第一作者:《网络裸聊的刑法规制探究》,载《人民检察》(CSSCI)2010年第16期。

    19.第二作者:《改革治安警务模式的构想》,载《刑事法杂志》2007年(CSSCI)第3期。

    20.第二作者:《著作权犯罪被害人研究》,载《河北法学》(CSSCI)2007年第1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2月第50期转载。

    21.第二作者:《公众知识产权意识对知识产权被害控制意义之评估》,载《电子知识产权》(CSSCI)2007年第2期。

    22.第二作者:《知识产权犯罪单位被害人责任研究》,载《电子知识产权》(CSSCI)2007年第11期。

    23.第二作者:《少年司法主导理念的困境、出路和中国的选择》,载《中州学刊》(CSSCI)2006年第6期。

    四、其他成果(被采纳的指导案例)

    1.第一作者:《霍海龙等虚开用于抵扣税款发票案——劝说、陪同同案犯自首的,可认定为立功》,载最高人民法院主编:《刑事审判参考》2011年第3集。

    2.第一作者:《焦清端聚众斗殴案——自动投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但因意外脱离司法机关控制的,是否构成自首》,载最高人民法院主编:《刑事法律文件解读》2011年第5辑。


    联系方式


    邮箱:20278960@qq.com


    CopyRight© 2015 北航法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