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与西城法院举行暑期实践座谈交流会
作者: 时间:2025-08-15 浏览次数:

为深化院校合作,扎实推进法学实践教学合作与卓越法治人才培养,2025年8月1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与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法院合作举行暑期实践座谈交流会。西城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经纬,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峰,政治部副主任张晖、胡彬,政治部教育培训工作组组长王兵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周友军,党委副书记邹沛东,院长助理李游、雷震文以及法官代表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35名在院实习生共同参加活动。活动由西城法院政治部干部人事组周杰主持。

座谈会上,段蒲睿、杜昕睿两位同学代表暑期实习生就实习期间的工作情况、收获感悟发表实习体会。

段蒲睿同学首先代表全体实习生对西城区法官老师们的悉心指导表示诚挚的感谢。她提到,西城法院的实习是一堂生动深刻的法治实践课。从证据的反复核对、庭审的严格把控到判决的字斟句酌,无不体现出司法工作者对事实真相、法律尊严与公平正义的坚守,这极大地培养了未来法律人应有的严谨态度和职业精神。

杜昕睿同学结合自己在民二庭的实习经历集中表达了自己对法院实践工作和司法为民情怀的体会。她提到,法律人的成长不仅需要专业知识的积累,更需要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西城法院带教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为实习生们推开了法治实践的大门,让同学们在不断夯实专业知识的同时,对法律职业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和更坚定的信念。西城法院的北航实习生们将继续珍惜机会,把所学所感转化为成长的养分,把实习收获转化为未来职业发展的动力,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有温度、有担当的法律人。

西城法院带教法官、优秀青年法官代表高亢、魏祥胜对实习生表现给予高度评价,并就带教过程中的做法和经验分享感受。

高亢法官在发言中表示,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法学学习不能闭门造车。既要求我们探索浩瀚的法学理论,也要求我们走出课堂、感受生活,去了解基层群众朴素的法律观念,去体会社会公众心中最本真的正义观。就像法官的每一份裁判文书,都必须符合社会公众的通常认知。如果只在书本里打转,很容易陷入“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困境。唯有把理论放到现实的熔炉里淬炼,才能真正理解法律的温度与力量。北航的校训是“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同学们此刻参与的司法实践,就是对“知行合一”的生动践行。希望大家能珍惜这段宝贵的经历,在法官们的言传身教中,感悟法律适用的逻辑与艺术;在翻阅厚厚卷宗时,捕捉案件背后的社会肌理与人性温度。衷心祝愿这段实习经历,能成为同学们法学之路上的难忘回忆。

魏祥胜法官在发言中表示,北航同学们来到西城法院的一个月,为法院的审判工作注入了年轻的活力。在实习期间,实习同学参与了草拟文书、联系当事人、整理卷宗等一系列工作,对待每项工作,均能做到细致认真、积极学习、主动思考,在日常工作中展现了极强的综合能力,充分体现了北航“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期待同学们带着在西城法院的收获回到校园,继续保持勤学善思的优良作风,在未来的学习中进一步锤炼专业能力,将北航培养的科学精神与法学实践深度融合,成长为兼具技术背景与法律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秉持法治信仰,坚守公平正义,以专业能力服务社会,以创新思维推动进步,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实现人生价值。

周友军书记在讲话中对西城法院精心筹办本次暑期实践座谈交流会,带教法官对实习生的悉心教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西城区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司法的示范区,西城法院作为红墙法院、首善法院,有丰富且宝贵的案例资源和司法经验,长期以来为北航法学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支撑。北航法学院期待未来可以在项目申报、科研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学术交流等多个领域进一步深化与西城法院的合作,携手为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作出新贡献。

张晖副主任在最后讲话中首先对北航法学院选派优秀学生代表来院实习、协助完成审判辅助工作表达了感谢,对北航学子展现出来的优良作风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强化“法院-高校”资源互通、人才互促是实现青年法律人才快速成长、深化法学理论与实践深刻融合的重要途径。未来,两院将进一步深化在法治人才培养、难案专家论证、实践基地建设、学术交流互动、共享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合作,促进司法实践与法学教育的有机融合。

在暑期实习活动中,同学们收获满满,为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和西城法院通力互助、相互成就,促使双方充分发挥司法实践优势和学术资源优势,踔厉奋发,实现共赢,一同为首都法治工作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CopyRight© 2015 北航法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