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世界读书日活动之法律思维讲堂(第四讲) | 宋华琳:法律人的阅读与写作之道
作者: 时间:2023-04-26 浏览次数:

(周歆若)4月23日恰逢世界读书日,我院“法律思维讲堂”第四讲迎来了南开大学法学院院长宋华琳教授开讲“法律人的阅读与写作之道”。

本场讲座由法学院党委书记周友军教授致开讲辞,毕洪海老师和赵精武老师出席并且跟在场的同学分享了自己阅读的心得。讲座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的研究生周歆若主持,学院路校区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以及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的同学15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周友军书记对宋华琳教授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周友军书记在致辞中强调了阅读与写作能力作为法律人的基本功举足轻重,本场讲座的主题对于不同阶段的法科学生都具有很强的普适性。

宋华琳教授的讲座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即“阅读”、“谋篇布局”、“论证”与“写作”。宋华琳教授沿着从阅读材料的选择到基础性与研究型阅读分别如何高效进行的路径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方法。随后宋华琳教授在对论文的篇章结构进行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法学论文应如何谋篇布局提出了方案,强调了拟定论文框架的注意事项并且围绕法律论文如何立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对于论文的写作行文和修改方面的具体经验和建议

 

首先,宋华琳教授从法学生应“读什么”入手,认为法律规范、法律案例、外国法资料都应当有选择地进入法学生的阅读目标。除此之外还需要通过阅读相关部门法著作以及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著作培养法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阅读文献时,宋华琳教授强调需有年代意识、溯源意识及真伪意识。

在世界读书日,宋华琳教授呼吁同学们“以读书为乐事”。就读书的方法而言,宋华琳教授建议同学们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在阅读类型上同时注重基础性阅读和研究型阅读。基础性阅读对于法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体系书的阅读,可以形成一个较为坚实的法学学说框架和“工具箱”体系。

同时,宋教授认为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持续性阅读,通过读书会、讨论会、读书沙龙等形式与师友交流讨论,体验共同学习的乐趣。对于“学生们不知道论文写什么”的现象,宋华琳教授分析原因在于较少的文献阅读量以及缺乏文献信息搜集和组织的能力,因此法学生必须提升研究型阅读方面的能力。宋华琳教授建议在进行研究型阅读时可以通读全文、掌握要旨,在选取阅读文献时,不仅需要读“求同”的文献,还需要批判性地阅读“求异”的文献,寻找文献当中的矛盾和错误,以不同的视角审视文献中讨论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其次,宋华琳教授指出学术写作需有谋篇布局的意识,把握论文的文章布局和行文轻重。论文的篇章结构分为引言、文献综述、主体部分、结语四个部分,四者各司其职、有机联系。宋华琳教授尤其强调文献综述不是罗列文献,而是以所研究问题的脉络穿针引线,将文献以条理化的方式组织起来,并对文献进行精准、恰当、客观公正的概括。对于不同类型的法学论文,宋华琳教授以具体的论文为例概精炼出不同的论文写作框架,同时从整体上提出谋篇布局的注意事项,包括罗列小标题、采用清晰的叙述线索等等。

    随后,宋华琳教授聚焦于论文如何立证的问题,从论点到论据再到论证,详细阐述了法

学论文的论证路径,其中论点、论据与论证之间的关系在于论点应当能为论据所支持和证明,

而论证内容应当与论点相匹配、足以支持论点。在论点方面,宋华琳教授指出,论点的提出应建立在学术史基础上,论点作为“论文的答案”最好做到一个论文只有一个论点。在论据方面,论据的主要来源包括法律规范、法律实践、外国法资料等,宋华琳教授强调需妥当使用论据,学术权威和学术论文本身不必然构成论据,同时应谨慎运用外部知识,尽量在法律体系和法学理论内部展开作业。在论证方面,宋华琳教授分别就论证的结构、内容和逻辑进行了阐述。

最后,宋华琳教授围绕论文写作提出了自己的十点经验,包括将写作视为自己的诫命等,并针对论文的写作、行文和修改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毕洪海老师在与谈中感谢宋华琳教授在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内将自己多年治学的心得倾囊相授。毕洪海老师总结了阅读和写作的四个层级:“有”、“知”、“能”、“爱”。第一层是“我有”,即拥有书籍,但如果只是拥有,则可能只是“两脚书橱”和“移动硬盘”。第二层是“我知”,即知道书籍内容,但是只是知道,也可能只是“搜索引擎”。第三层是“我能”,即能够化为己用。但如果只是用而无创造,也可能无法超越人工智能ChatGPT。第四层则是“我爱”,即具有阅读和写作之乐。有了“我爱”,自然也就会主动地探索有、知和能。

赵精武老师在与谈中感叹宋华琳教授的文献储备丰富,而且具有令人敬佩的写作毅力。随后赵精武老师以“小”“清”“新”三字对宋华琳教授的讲座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宋华琳教授的讲座强调了论文写作中聚焦意识、问题意识和创造意识。赵精武老师基于此也呼吁同学们在论文写作时寻找与论题相关的文献,在文献引用中秉持全面、精简、一贯的原则。

宋华琳教授在最后的问答环节中,就写作时间的规划、实证研究型论文的写作方法、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如何做阅读笔记等问题进行了一一回应,并且提出了对于论文修改的诸多建议。讲座、与谈和问答持续了三个小时,同学们尚有意犹未尽之感,纷纷表示从宋老师的讲座中受益匪浅。


CopyRight© 2015 北航法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