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龙卫球:让我们的法学教育名副其实——在北航法学院2010级研究生迎新大会上的致词
作者: 时间:2010-09-17 浏览次数:

让我们的法学教育名副其实

——在北航法学院2010级研究生迎新大会上的致词

龙卫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院长)

各位研究生同学:

首先,我很高兴能够代表学院对大家来到北航法学院学习表示欢迎和祝贺。2010级的法学硕士生,2010级的法律硕士生,还有2010级的法律科学博士生。欢迎你们!我们每年都要用这么一个隆重的仪式对新同学的到来表示欢迎和祝贺,是因为我们有一种期待,期待你们感受到学院对你们的重视,期待你们能够和北航法学院的教育理想很快就契合起来。你们来到北航已经几天了,从本周开始已经开始上课了。我想你们对于我们这个校园特别是法学院的情况已经渐渐熟悉起来。但是我想,除了这种物理意义的熟悉之外,最应该熟悉的是北航法学院的精神气质。北航法学院是一所新兴的法学院,但是她现在充满活力,充满激情,到处都是一种团结的氛围,一种勇于进步和创造的状态。这是为什么呢?套用一句老话说:我们都是抱着共同的理想来到这里的,我们来这里是为了实现法学教育理想的。

同学们,抓住法学教育理想这个主旨,对于你们未来几年校园学习生活甚为重要。很多关于法学教育的研究,讨论到了时下法学教育的一些流弊,比如说其政法混合色彩,偏离职业化的问题,过重于学术培养等等。这些看法很有启发性,这些流弊是我们必须克服的。但是这些所谓流弊还主要是在现象层面的东西。这些年我们法学教育不能正态化的根源,在于我们的目标定位意识不清。法学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什么,与其他类型的教育目标应该有什么区别,只有这个根本问题弄清楚了,我们才能正确处理好具体的法学教育项目的设计问题、培养模式问题等等。

那么,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应该是什么呢?泛泛而言似乎和其他种类教育一样,也是培养人才,但内涵却十分不同,它是培养法律人这种特殊人才。德国人过去为这个法律人提供了一个模范即法官,现在它的立法调整了一下,也包含律师(据说德国人发现其律师事务所给美国人兼并的差不多了,只留下法院还没有被兼并,所以有此调整),美国人则以律师为法律人的培养典型,可见,成熟的法律教育其目标大体是差不多的,就是培养法律实践者,说的学术一点就是法律职业人士。我们现在笼统地提法学教育重在培养人才,这是对的但又是含混的,不能反映法律职业化的特殊目标要求,不能体现法律职业家培养与科学人才、培养工程人才或者培养管理人才培养的具体差别。所以,我们应该牢记,教育本身也是有分工的,法学教育首先要立足于法学教育的分工,那就是培养法官和律师。

我们北航法学院应该成为盛产优秀法官和律师的摇篮。但是问题在于,怎么样才能够培养优秀法官和律师?这么多年以来,我们发现,我们国家开办的法学院确实有不少,现在已经到了600多所。总结起来,改革开放30年,形式上的法律体系日渐完善,我们的法律职业队伍也日渐可观。30年来,中国法学教育为国家培养了一个大数字的毕业生,其中当然不乏人才,对于我们的司法体系的建立和充实起到了专业支撑的作用。但是在现实中,我们也不能不承认,我们堪称优秀的法官、律师还是太少,我们堪称合乎法治的经典实践还是太少,不管在什么领域,我们还拿不出多少值得称道的体现出高水平法律专业素养的裁判,尽管我们的案例很多,而且是越来越多。特别是,我们发现,在法院之外,纪委主办的案子越来越多,上访的案子越来越多,这简直是对于法律职业的嘲讽啊!这种情况,包括我们现在法律实践中许多问题,不能简单地将之归结为体制问题。体制问题固然有,但是我们法律职业自身实际不完备却也是重要原因。具体说来,我们存在严重的主体欠缺,拥有深厚专业素养、勇于坚守职业理想、敢于为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而锲而不舍的法律人还不是很充分。在我们法律职业群体中,专业人士实际上很不专业的情况绝非罕见,那种不能理解法律职业内在价值而执业的所谓法律人恐怕成千上万,那种法律知识浅薄、率而执业的人恐怕为数不少,那种在执业生涯中公然违反法治原则的法律人也到处可见。这些都严重削弱了法律职业者的形象,破坏了法律职业的根基,滞缓了中国法治的进程。

从法学教育这一面来说,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重视。我们不能说法学教育没有任何责任。人是我们培养出来,专业素养、职业理想、职业伦理首先应该是我们来教,我们来把关。从法学教育的要求来说,我们应该立足法律职业的内在要求,从法律专业知识、法律执业技能、法律职业理想、法律职业伦理多方面施以培养,严格把关。600多所法学院,在校的几十万的法律学生,这是法学作为显学的骄傲。但是,从出产来讲,这些个几十万不是都可以随便就放进到法律职业里面来的,要是那样大口径出产的话,我们的法律职业非溃坝掉不可。只有合格的法律人才能够往里面输送。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法学院普遍宽进宽出,司考本身也存在程度偏低的问题。怎么办,当然首先是我们这些办法学教育的机构要懂得自律,我们这些法律职业准入的负责机构要懂得把好关,要以对法学教育极高的责任心入手开关好法律职业的上游闸门。大家知道,我们经常提到西方的法学教育是专业精英教育,但是我们是否注意到,这种精英教育的体制是以激烈的学生竞争淘汰为代价的,在法国和德国,法学院百分之七八十甚至更多的学生因拿不到毕业证书或者准入资格而被淘汰掉,美国只有百余所法学院才能够跻身进入到律协认可的共同体体系之中。所谓精英教育是以残酷的淘汰为保证的。

北航法学院从一开始就希望追求卓越,我想这里面的含义,落到我们的目标上,就是努力追求和践行法学教育理想,应该扎扎实实,不急不躁,严格要求,致力培养合格法律人才。我们绝不放水。首先,建立和完善合格的培养体系。这是办学条件。这一点可不简单。我们这些年一直在不断根据国内外成功经验再结合自己的一些特点和优势对自己的培养体系加以一点一滴的调整和充实。我们希望做到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理想、职业伦理四个方面都形成一套有效体系。其次,是严格践行这个培养体系。这是办学态度问题。大家知道,知易行难。我们坚决贯彻精致培养,追求精致。包括绝不搞人海战术,不靠数人头吃饭,我们的本科生规模是这样,我们的研究生规模也是这样。在座法学硕士40余人,比学院老师总数还少;法律硕士是我们的首届,只有20余人,大家可能知道,我们今年报考法硕的学生大约200余人,我们北航是可以自主划线的,但是为了不降低我们既定的标准,我们宁愿舍弃指标,也绝不滥招,更不接受外校的调剂申请,因为我们的招生目标不是简单地把数字完成就是,而是选材,我们只招那些认同我们的理想并且符合我们标准的优秀考生。这里我想谈一下法律硕士的教育问题。我们今年招入了第一届的法律硕士,这是一个里程碑。但我有一种担忧,就是唯恐我们法律硕士生还不能意识到自己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法律硕士这个项目是中国法律教育十余年前启动的一个改革式项目,其意在学习美国法律教育。大家知道,我们过去的法学教育主要是欧陆体制,高中毕业为生源,从本科起读,采取法学本科、法学硕士、法学博士这样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这是一个由知识教育到专业深化再到理论研究的过程,本科阶段旨在职业能力的培养,而研究生阶段旨在研究能力的培养。后来我们发现还有一条美国道路,就是把法律教育放在二学位的交叉起点上,即JD,于是我们就打造了法律硕士JM,希望花开两朵,通过这个项目,培养一批具有交叉背景的高级法律职业人才。可见我们国家的法学教育主管者雄心勃勃,是要两条线并进,将欧陆和美国通吃。我希望我们20余位首期法律硕士生能够开个好头,切切实实按照法律硕士项目的设计思想严格要求自己,把美国人的体系优点很快地转化下来,实现我们当初两条线法学教育改革的初衷。在座的还有13位法律科学博士生,你们的定位我想无需赘言了,无非是学术学术再学术而已,但是我希望你们牢记,学术也是从专业开始的,巩固第一步还是很重要。我们在践行体系的时候,特别注意学风问题。你们可能知道,去年一位研究生同学考试外语的时候舞弊,我们毫不手软,根据校规予以处理,决定不予毕业,引起了不少震动。

同学们,我们热忱地欢迎你们来到北航法学院,热忱地欢迎你们加入到法律职业的高级学习阶段。在这个时候,我们的欢迎一面是没有保留的,另一面却又是有所保留的。没有保留,是因为我们希望你们迅速融入学院,把这里当做你们勇于学习的自家园地;而有所保留,则我们希望你们能够真学习而不是假学习,是深入学习而不是浅尝辄止。什么是真学习和深入学习呢?我理解为,能够立足法学教育的内在要求,坚定地怀抱法律人的信念和理想而学习。法律学习绝不是为了饭碗,我们绝不能甘当饭碗律师、饭碗法官。我们法律人必须有理想,而且有我们自己的独特理想。

法律人是职业人,因此先有职业理想,才可能有真正的成功。我们的法律人的正确理想是什么呢?当然是法律公正。我们法律人的理想和信念,不是金钱,不是权势,尽管这些我们最终可能都会拥有,但它们绝对不是我们的事业目的而仅仅是可能的附属品而已。别人可能觉得这是大话,但是我们法律人却不会这么认为,因为要是我们都不能理直气壮地说这种大话,那么我们的什么法治国、什么基本人权、什么法律平等、什么社会正义,就会毫无指望。而要是没有了法律公正,我们的社会后果就会很严重。所以,我们法律人天生就必须习惯把自己放到不一样的目标位置上,要勇于这样去想。我们法律人与其他的专业人士的成功标准往往不同,他们的往往只要实现了自身的卓越即可,而我们的成功则是经由自身卓越而实现一种法律公正才得以完成,这是一种很不一样的成功。大家知道,与法律人在精神上可以一比的是医生。法律职业和医生职业尊贵的原因,是因为有两点它们是一样的。其一,目标高远,他们的追求都具有最大社会公益性,一个是法律公正,一个是人类健康。法律人的尊贵来自其定位的最大社会公益性。部分科学家、部分政治家也可能达到这一点,但是我们法律人一旦走向职业,遵循这种最大公益性就成为职业的法定要求。二是专业要求极高,责任极大。我们法律人面对的是法律问题,繁份复杂,涉及到各种利益纠葛,体现上千姿百态,要没有一双专业的火眼金睛,那就没有办法条分缕析,办出法律的公正来。

所以,我殷切希望,从今日开始你们能够为追求成就一名合格的法律人,牢牢地怀抱法律理想而学习。我看到一部电视剧里面讲,理想的实现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我实现了我的理想,另一只是理想通过我而得到实现。对此我很有感触。对于我们法律人来说,理想实现肯定是第二种情况。我们法律人没有专属于自己个人的理想,也没有专属于自己个人的成功,因此那种我实现我的理想也就无从谈起。我们法律人只有共同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成功,因此必定是法律理想通过我而得到实现。如果你不幸地置身于一个没有职业理想也就没有职业成功的所谓法律职业共同体中,那么这一定是你的悲剧。为了避免这个悲剧,我们要勇于自觉接受法律职业理想,并且去主张、培育和捍卫法律职业理想。一旦我们选择学习法律,我们就必须准备好随时服从法律公正的召唤。

同学们,努力学习吧,不是为了我们的饭碗,而是为了我们的职业荣誉!让我们的法学教育名副其实!让我们国家一百余年以来焕发出来的民主与法治理想能够尽快成为现实!

CopyRight© 2015 北航法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