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日晚,北航法学沙龙总第44期暨“政治宪法学”专题沙龙第1期在北航法学院模拟法庭举行。自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北航法学沙龙由北航法学院和北航高研院联合主办,采取“专题化”的集约型发展思路,凸显北航法政研究与学术引导的特色。来自北航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田飞龙老师作了题为“中国宪法学脉络中的政治宪法学”的学术报告。本次沙龙由法学院黄卉副教授主持,来自京内其他院校的尹好鹏、杨利敏、王旭、于文豪、郑毅、陈燕等10多名年轻学者作为评议人参加了本次沙龙。北航法学院2011级、2012级部分硕士研究生旁听了本次沙龙。
最近几年来兴起的政治宪法学与构成中国宪法学主流的规范宪法学/宪法解释学曾有过多次学术交锋,田飞龙老师一直是参与其中的年轻健将。田老师的报告分为两个部分:一、学术批评视野中的政治宪法学——对话与匡正;二、政治宪法学与政治宪政主义——理论性质与制度原则。在第一部分,田老师详细介绍了政治宪法学的兴起及其学术对话状况,初步廓清了学界对政治宪法学学术性质、价值取向与方法论选择上的诸多误解;在第二部分中,田老师提出了“保守自由共和主义”这一范畴作为政治宪政主义的规范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八项制度性原则,并对政治宪政主义在成熟宪政国家/转型宪政国家、立法过程/行政过程/社会自治过程的理论适用性与制度化前景进行了简要分析与讨论。
报告结束后,各位评议人对田飞龙老师的发言进行了评议,气氛十分热烈,呈现出国内不同方法论立场的宪法学研究进路的理论特色与制度取向。沙龙讨论一直持续到当晚近十点才结束。此次沙龙是政治宪法学专题沙龙的首场,也是北航法学沙龙进入专题化时代的三个学术方向(新法理学/政治宪法学/公法案例)之一的初步展现。本次沙龙效果积极,对政治宪法学在第一期的理论发展及其学术对话中的诸多问题与张力进行了紓解与规整,推动了不同方法论立场的宪法学研究进路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深入对话。这一专题系列还将继续举行,大致每月一次,推动政治宪法学的学术批评与讨论进入专题化、具体化、制度化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