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即12 月4日,作为每年一次的全国法制宣传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正逐步成为我国公民熟悉法律、遵守法律、维护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成为展示中国法治建设成就,树立我国良好法治形象的重要窗口。
从2002年至今,北航法学院坚持在每年12月初展开为期一周的法制宣传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展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丰富北航校园文化,扩充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展现法律人的风采,表现一个蓬勃发展中的法学院的魅力。2012年北航法制宣传周共举办了七场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活动之一:“刑事诉讼法修改后若干法律实务问题”讲座
12月1日晚7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诉讼法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陈虎副教授,在我院如心楼为法学院的同学带来了一场名为“刑事诉讼法修改后若干法律实务问题”的讲座。在讲座中,陈教授给同学们详细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内容,并结合多年工作实践经验,向同学们讲解了律师的职业环境,列举多个案例向同学们说明了一些在从业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并用一系列的幽默用语向同学们讲述了刑事法的修改,以及律师工作的从业技巧。原本枯燥的理论穿插着幽默搞笑的案例,使得陈教授的讲座精彩万分,赢得了现场同学的阵阵掌声。
活动之二:北航法学院首届法制宣传志愿者讲课技能大赛
12月2日下午,法学院青春船长项目组成员齐聚如心楼模拟法庭,开展青春船长授课评比活动。授课组成员作为本次活动的参赛选手,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巍作为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在授课组组长的组织下,同学们逐渐进入了状态。参赛选手分别就交通、网络等方面的安全问题,这些中小学生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进行讲演。大家各具特色,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授课风格。有的慷慨激昂,法律知识娓娓道来;有的风趣幽默,引得评委们笑声连连;有的亲切细微,宛如大哥哥大姐姐一般,让人倍感贴心。同学们的讲课手段也是丰富多彩,视频、图片、游戏,应有尽有。最后,陈巍老师对选手们的表现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并根据评委们的打分,公布了本次活动的得奖者名单。整个活动在欢乐的海洋中落下帷幕。
12月3日下午14点,青春船长朱珂、王美慧来到北京电气工程职业高中进行授课。朱珂同学首先为大家讲述了关于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她的认真、热情和负责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她结合漫画给大家讲了交通安全的要素和隐患,以案例和亲身经历提醒大家日常骑车、乘车和行走的注意事项,受到了在场同学的好评。紧接着,王美慧同学为同学们带来了他们非常关心且与他们关系紧密的话题——网络诱惑。她先是利用现在比较流行的游戏图片与同学们拉近距离,迎来了火爆的场面和在场同学的共鸣。随后她通过对同学们的测试,让他们了解自己是否已经对网络产生了依赖性,接着她举出屡见不鲜的例子,讲述网络的可怕和网络犯罪的频繁,最后她对于网络安全和正确使用互联网提出了一些建议,同学们表示受益良多。
12月7日下午,青春船长沈美园、高杉来到枣营中学进行授课活动。其时正值枣营中学的法制宣传周,此次授课活动也作为该校法制教育宣传的系列活动之一。首先,沈美园为同学们介绍了法律的基本概念,以及与初中生年龄相关的一些法律规定,接下来就防范校园暴力的主题为同学们做了讲解,她引用同学身边的校园暴力案件引发同学共鸣,又用生动有趣的形式阐述了校园暴力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等。紧接着高杉为同学们进行了关于抵制网络诱惑主题的讲解。首先通过流行的游戏图片引起同学们兴趣,其次以大姐姐的方式语重心长的介绍了网瘾的严重后果、抵制方式等内容,希望同学们适度娱乐,不要因为游戏玩乐耽误了学业。整个授课活动中,同学们积极配合授课老师,互动充分、反响热烈、效果良好。课后德育处老师也给予了好评。两位青春船长也针对本次课程交流意见,总结了优劣之处,为以后的活动总结积累了经验。
12月7号下午,十八大代表、央视2012年度法治人物获奖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佟丽华律师应邀在新主楼报告厅为全体法学院师生作了题为“法治的梦想“的主题报告,全面解读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精神内涵,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介绍中国公益法律的发展与未来。法学院院长龙卫球教授出席报告会并致辞,报告会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巍主持。
报告会上,佟丽华代表说当前我党面对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在于要紧紧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契机,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长效发展,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而风险挑战更是不可小视,目前的社会形势虽基本稳定,但是安定的表象之下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复杂,一触即发,不稳定因素随时可能爆发从而导致不可想象的后果,所以作为法律人应有这种前瞻性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的社会使命感。
佟丽华代表语重心长地讲到公平正义的法律精神应驻扎在每个法律人心底,每个法律人都应该有这样一种精神品格,并随时为之抗争和牺牲。他鼓励学生更多地投入到公益法律服务中去,历练基本技能并践行法治精神。最后,陈巍副书记对报告做了总结,他说,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依法治国方略,需要高校培养大批具有公益心的优秀法律人才,而培养公益心一直以来也是北航法学教育的一面旗帜,学院多年来通过鼓励学生从事公益法律服务来提升学生的公益精神,而未来与佟丽华律师所领导的致诚公益团队的合作,必将大大提升我院人才培养的效果和层次。
此次活动使得我校法学院师生进一步领会了十八大精神的深刻内涵,为在工作学习中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提供了思想上的指引,同时也增强了作为法律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决心为全面推进法治建设贡献。
12月7日,北京市高校法律援助志愿者经验交流会在我校如心楼召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三个学校法律援助中心的骨干成员参加了会议。北京致诚公益法律服务中心时福茂律师、姚艳姣律师参加会议。
参会的各学校代表首先就各自学校目前的法律援助活动情况作了简单介绍,接着会议围绕法律援助中心的案源引进、制度规章的制定、成员规范管理以及资金运转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我院公益法律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了我院公益法律服务中心近些年取得的成绩,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提出我们仍然得正视目前在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随后时福茂律师与大家一起分享和讨论了多年来的办案技巧和经验。会议中各学校代表积极交流,并表示希望以后可以在不断沟通的环境下共同促进共同发展,最后会议在热烈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12月6日下午,我校学生法律服务中心(Buaa Student Legal Service Center)在学生五号公寓正式挂牌成立。北航学生法律服务中心是为学生提供法律服务、维护学生权益,帮助学生解决法律问题的公益性服务组织,该中心已经成为全美法律援助及律师协会大学生法律事务分会的会员单位,其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主要借鉴了美国的学生法律服务模式。
北航法学院与后勤集团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把学生法律服务引入学生公寓,旨在其发挥几项功能:一为本校学生提供法律服务,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增强学生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作为课堂的延伸,为法学专业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三是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生社区服务项目及软硬件条件,尽最大可能为学生住宿生活提供最大方便。在揭牌仪式上,龙院长指出:北航法学院、北航人文与社会高等研究院与后勤集团合力促成的“北航学生法律服务中心”,旨在把学生法律服务引入学生公寓,从而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这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例,值得各方共同去拓展与努力。后勤集团王梦丽书记对龙院长的讲话表示充分认同,并进一步表示,后勤方面愿意在此基础之上,同法学院与高研院继续合作,以学生为本,不断强化学生服务与管理机制。
此次12·4法制宣传系列活动在院领导支持、相关负责老师指引、同学们配合以及兄弟院校法学院同学的积极参与下圆满落下帷幕,我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以“弘扬法治精神 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活动,在帮助人民群众答疑解惑,向社会传播我们法学生所学知识的同时,丰富自身专业知识,锻炼了法学理论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环境,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