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龙卫球:追求法学院的历史信念——在2015年7月5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毕业典礼上的致词
作者: 时间:2015-07-06 浏览次数:

追求法学院的历史信念

——在2015年7月5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毕业典礼上的致词

龙卫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院长)

2015届北航法学院的毕业生同学们,各位老师、嘉宾、同学,还有参加今天典礼的家长、朋友们:

上午好!

盛夏枝繁叶茂天,又是一年毕业时!盛夏象征着成熟,正好契合今天学位颁发的盛况。各位2015届毕业的同学们,刚才完成了一个庄重的学位授予仪式。这个时间很短,但已经意味着你们走过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68位本科生、87位硕士生,还有四位博士生,分别告别了学校的三个阶段,摘取了一顶比一顶要更加漂亮的学位帽子,其中四位博士还穿上了红袍。祝贺你们!

刚才我发学位的时候感到手都酸了。不过很开心,我真希望每天都能够这么地发下去,手酸到举不起来也没有关系。发学位,可是人生一大快慰之事啊!不过,这样想一想是可以的,却不能真这么去做。因为学位授予背后关乎的是一种秩序,有关高等教育的秩序!我们没有权力也不能滥发学位。一年只能发一次学位,而且还必须严格按照条件和程序遴选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高等教育的神圣意义,才配得上今天典礼的庄重性,才算是对你们和你们背后家长的真正尊重。

北航法学院虽然是一所新生的法学院,却愿意更加高标准地倡导这种秩序,自设高线,提高入校门槛,自觉控制规模,保障严进严出。我记得我们每届录取的博士接近20人,而近两年实际能够顺利毕业的博士则每年不过几人,积压甚多,这是我们严格的研究生管理环节对于毕业审查把控得好。在这里,我谢谢学院方面的严格执法,当然也感谢诸位候选人的理解和恪守。我相信,这种法学教育的严格和对于高品质的坚守,在这个泥沙俱下的时代,会使得我们法学院提升得更快,品牌塑造得更坚实。所以,在此我要再次代表学院,代表培养你们的老师,代表全院师生校友,祝贺你们来自不易的毕业!这是属于你们真正的光荣!

刚才听了同学代表、教师代表还有校友代表的发言,我心潮澎拜,感到久违的激情又回来了。我感到我们今天选择的这个报告厅特别适合作为毕业大厅,因为这里面充溢着毕业的氛围。同学们,刚才的这些发言让我感受到了一份大家对大学教育的热爱、信任和期待,也同时激起了一股作为你们所认同的大学教育从业者的喜悦和自豪。我想,就是这样的感觉心境,一直在支持着在座的各位老师和我能够一直乐观地坚持在校园里面。当然你说是自我加持、自我陶醉也可以。一届一届,一代一代,无穷尽焉地努力培养。这大概也算是一种大学教育的愚公移山精神。

教育是人类一项伟大的发明,是文明得以薪火相传的一种绝佳方法和体系,但同时也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也是需要不断接续的事业。因为,人类具有代际性。你们现在算是一代教育新人,但是你们被教育完了,将来还要生出小孩子,我们又要从头开始对他们教育,这不是永无尽焉吗!所以,我们这些老师的使命,总是会没完没了的存在。是不是好烦哪?不可否认。但是使命总是神圣的,所以我们就绝对不能无聊和懈怠!只是,希望你们将来多送一些优质的、善良的、家教底子好的孩子过来,这样我们可以轻松一点。拜托啦!

屈指一算,我担任北航法学院的院长已经八年,一共送了八届毕业生,算算总人数可不少了。北航法学院一共18年短暂历史,但是培养出来的学生总数大概也有三五千人,一个师团规模。比起我们的隔壁邻居那是不多。但是,这个总基数也不容小觑,特别是如果都是精品的话。我们现在全国法官总数也就10几万,律师20几万吧。我想,如果我们培养的这几千人都是石头质料的,那么揉在一起就是一块这么庞大的巨石,扔进社会这个江海里面,应该会有“澎”的一声吧!如果是钢材之质,那么聚在一起就是一根规模不小的定海神针了,足以定住翻腾的东海了吧。孙悟空的金箍棒也就有出处了。前几天我到兰州一看,看到黄河上游的黄河第一桥,是一座铁桥,是德国人一百多年前帮忙设计和修造的,到今天还是那么结实。我就不免很有些感慨。唉!你们知道我叹的是什么气。

当然,把你们都想象成石头或者钢铁这种质材,我恐怕是有些一厢情愿的理想化了,至少属于一种乐观的愿望。但就是这样我还是有些担忧。因为,我们的社会很多时候并不是像原始江海那样是一种自然本色,它们可不是简单的水的构成而已,里面充满了诡秘,混杂着万物,用某些行话说起来,这水很混还很深。这里面恐怕还有很多化学物。我们每年往里面填的你们这些法治人才,还没有来得及聚成岩石、定海神针,就可能被化掉了或者打散了。

即使是这样,我们还可以期待意义发生。期待什么意义呢?期待一种有关法学教育的真正意义。只有坚持希望,才真的会有希望!我们法学教育的真实意义,就是时刻准备着,时刻期待着,有一天突然发生奇迹——法治奇迹,它会在某一个时刻突然到来!我们法学院坚信,只要不断地,以实现法治的信念和目的坚持培养下去,不断累积,不断填充,有一天总会水滴石穿,社会大脑总会法治洞开!

我这里说的,是一个有关法学院或法学教育的历史观问题。十八年前北航办起法律系,无声无息,并没有明确回答它要干什么的问题。八年前,我来到北航法学院,在谈及北航法学院的定位和办学思路的时候,我也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谈到了新型工业法学教育这个转型追求。八年过去,我现在觉得应该说了,那就是北航办法学院、培养法科学生,不仅追求法学知识、法律制度的时代转型,而且也追求一种法学院的历史信念。北航法学院坚持一种有着历史意念的办学定位,坚持以一种持续的历史信念、智慧和勇气,去经营法学院,去培养法治人才,去追求法治事业。这是一项持久的法学院事业。

刚才友军老师谈到了法律人的理想与现实问题,我觉得他谈得很好。我以前也谈过这个话题,提及两者的结合的一个观点。现在我想,我的这种所谓结合就是要坚持法律人的历史性,对于法学院来说就是要坚持法学院的历史性。

我这样想,是因为我越来越认识到,法治是迄今为止人类发明或者说认识到的并且经过实践证明比较合理的一种符合人性特点的最佳治理方式,它在世间从来就只是一种起于历史、发展于历史的经验型态。柏拉图早期是一个人治论者,到晚年撰写《法律篇》时,他彻悟过来,意识到基于人性而论,人类政治型态可靠的还是法治。亚里斯多德在《政治学》里面,把法治明确为从政治科学来讲的是人类的最佳治理型态,并且论证了善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此后,罗马人富有智慧和成就的法治实践奠定了后世的经验基础。这些宝贵的思想财富和早期经验,指导了后世许多个世纪,最后穿越了中世纪,在近现代得到极大丰富和发展。

所以,法治本身既不是理想主义的,也不是现实主义的,而是历史演进意义的。对于世界来说,法治有一个不断继承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对于中国的法治来说,是在刚才罗杰校友提到的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的一个由长期人治经验和体制转入法治经验和体制的,一个逐渐的漫长的甚至不断有停滞、倒退风险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开展法治事业,开办法学院就更要有历史意念,更要有坚定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学们,你们就要走出校园了,走出校园意味着走进活生生的社会现实。你们正在完成从学生身份向社会现实人身份的转变。社会之手正在逼近你们,然后很快就会将你们拥抱。我想你们立即就要碰到法治的现实性、法律人的现实性。法治的现实性是什么呢?当然是无限丰富的社会实践,也是千奇百怪的案例型态,还是繁纷复杂的社会关系,但同时也是现实的滚滚洪流,甚至是泥沙俱下、物欲横流。法律人的现实性是什么呢?从职业上来说,你可能要遇到政治司法、地方司法、升迁晋级、员额制改革、办案追责终身制的压力,或者作为律师甚至要面临去不去为自己维权的窘迫。从个人生活来说,你可能要遇到情感挫折、住房压力、老人住院、小孩上学的困惑。诸位,年轻的时候恋爱死去活来,但依我们过来人看,娶妻嫁人其实是容易的,而养家糊口、培养子女这才是很费心费力的。

同学们,在学校家里时你可以犯错、撒娇,老师、家长会与你并存承担,但是到了社会就只有你自己扛了。所以,我希望,从走出校门的那一刻起,你们就能够迅速转换角色,去适应新的社会现实。不过,我更希望,你们不是简单地以现实来适应现实,以世俗来应对世俗,而是能够多想一想我刚才提到的历史信念、智慧与勇气,以此禀赋投身现实,以一种更加长远、更加有意义的方式适应合理的现实,或者努力影响和改造不合理的现实。总之,你们面前的中国法治绝对不会是一种简单的事实存在,而是一场需要不断争取、不断开展、不断创造的历史事业。

这种有关法治的历史期待,是我们北航法学院在人才培养上的一种理想,一种存在的理由,一种永续而光荣的动力与机制。这种历史观是我们能不能成为常青藤法学院的关键。同学们,你们在年轻的时候,是那么热烈地燃烧着生命的激情和青春的冲动,你们是如此光彩照人,对此我们在校园里面已经见证到了、领略过了。但我更加希望,随着岁月流转,诸位能够将这种生命青春的美丽叶蕾,在法治历史意念的坚守中,生长出像目下盛夏那样成熟的枝繁叶茂,而不是在此后一种日渐衰老的人生观中丧失殆尽。

再见了,各位亲爱的同学!

再见了,我们北航法学院曾经的小主人!

前途漫漫,多加珍重,欢迎经常回母校看一看。

CopyRight© 2015 北航法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