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十二年薪火相传!法学院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竞赛中斩获一等奖
作者: 时间:2025-11-04 浏览次数:

近日,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南京落下帷幕,法学院参赛作品斩获主体赛一等奖。这是法学院自2013年以来,时隔十二年再次入围终审决赛并荣获该赛事主体赛一等奖。十二年薪火相传,几代航法人砥砺求索,这份荣耀与传承,将继续支撑法学学科行稳致远,再创辉煌。



赛事简介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国内著名大学、新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自1989年首届竞赛举办以来,已发展为1000多所高校、200多万大学生参与的竞技场,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显著增强。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

获奖项目回顾

清源共治,涤荡戾气:大模型视角下网络暴力的综合治理路径——基于152个平台168万条数据的实证研究



获奖情况:主体赛一等奖

团队成员:谢昕烨、王昕阳、林若水、张柯、丁劭艺

指导教师:赵精武、王鑫

项目简介:

项目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网络暴力治理的新问题,基于500余起网暴案例的实证研究,构建了包含4.7万用户和168万条数据的仿真社交网络,系统揭示网暴的发生、传播规律,进而构建出多维协同治理架构。项目通过设计“大语言模型双轨问责”和“精神—财产损害赔偿双重量化”机制,研发出“CyberShield”网暴信息识别干预系统,为网络暴力治理提供可操作路径。项目获领域专家高度认可,并取得多项专利、软著应用成果。


成员心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很荣幸能在精武老师的带领下,与同学们一道探索网络暴力的相关问题。从上个秋天到这个秋天,我们的研究在不断深化,对网络暴力治理的认识也更加系统和全面。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法学研究不应止步于书斋,更要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用法律智慧回应时代关切。期待我们的研究能够持续推进,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完善网络治理体系贡献绵薄之力。

     ——团队核心成员 法学院2022级本科生谢昕烨

时至今日,手捧“挑战杯”全国一等奖的奖杯,回望这段不平凡的征程,心中满怀感激。站在这个舞台,我最想说的是“选择与坚持”的力量。感谢团队成员昕烨、若水一路以来的包容与陪伴,让我有机会与你们并肩同行。从最初一点一滴从头学起,到无数个日夜的钻研推敲,是内心的那份“不甘心”支撑着我们——不甘心面对社会问题只能做旁观者,不甘心让“文科无用论”成为定论。那些全力以赴的日夜,那些为了一处细节反复推敲、为了呈现效果精益求精的时刻,恰恰是最闪光的成长印记。

衷心感谢精武老师的一路引领。从研究框架的构建到关键问题的突破,从答辩内容的锤炼到模拟演练的把控,您以深厚的学养和严谨的态度,为我们夯实了每一个基石。特别感恩夏导的全程陪伴,您在PPT设计与答辩技巧上悉心陪伴,亦在我们状态起伏时给予温暖鼓励,让我们在紧张的备赛过程中始终保持信心与从容。同时,感谢学院领导与校团委老师的全力支持,为我们搭建平台、协调资源,让我们得以心无旁骛、专注前行。在老师们的悉心引领下,我们学会了以更开阔的视野审视问题,以更严谨的态度对待研究,以更坚定的信念追求理想。这份成长,将永远铭刻在我的求学道路上。这份荣誉,属于每一个支持我们的人。它让我深深懂得,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孤军奋战,而是一群人为共同目标相互扶持、彼此成就的过程。它让我坚信,青年人的热忱与坚持,终将汇聚成改变世界的力量。前路漫漫,我们将继续保持初心,在成长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团队核心成员 法学院2022级本科生王昕阳

此次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我在航法求学路上非常珍贵的经历。项目从首挑到大挑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整个团队的汗水与智慧。备赛期间,我们经历了无数个深夜的研讨、精益求精的修改ppt、路演答辩的精心打磨,甚至因设备运输波折而焦灼奔波,但正是这些挑战教会了我何为“无奋斗,不青春”。

这份荣誉属于整个团队和学院。感谢学校和学院的坚强支持,赵老师和夏导手把手的指导,以及队友们“集智攻坚”的协作。未来,我将带着大挑赋予我的求实精神与创新勇气,在科研赛道上继续奔跑!

——团队核心成员 法学院2022级本科生林若水

自去年开始备赛以来,校团委大力支持、全程保障,法学院高度重视、全力筹备。学院领导、指导老师赵精武老师、王鑫老师及学生工作服务保障团队全程参与项目迭代,通力协作、团结攻关,最终在主体赛舞台上取得傲人成绩!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这既是航法优秀学子的历史性突破,也是北航“精品文科”“双创人才”培养的卓越成果。希望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类创新创业实践当中,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北航"双一流"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CopyRight© 2015 北航法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