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五四精神,传承有我:法学院青年导师侧记
作者: 时间:2020-05-04 浏览次数:

 

101年前,高举“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大旗的“五四运动”燃起于北京,燎原于全国。在这场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爱国运动中,青年学生起到了光辉的先锋作用。

 

101年后,面对突如其来的病毒侵扰,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抗击疫情的主力军中,也涌现了许多年轻的身影。正如习总书记寄语:“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年成长,支持广大青年建功立业”。

 

梁启超先生曾言:“少年强则国强”。青年变强需要一个过程,离不开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教育,责无旁贷,大学教师,重担在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有这样一群拥有“双面人生”的教师:一面是在专业领域取得累累硕果的科研大拿,一面是在三尺讲台播撒桃李芬芳的引路明灯。他们为刚刚接触大学生活的青年人授予治学观念,并引导青年人修身养性,充实青春,点亮生活。他们作为本科新生导师,编织起法学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纽带,搭建起法学院和知行书院的桥梁。今天,让我们以青年人的目光,去认识这15位青年成才道路上的引路人(以姓名首字母顺序排列)。

 

 

他是主持多项课题,研究行政法、宪法、法律与政治方向的副教授;也是幽默风趣、亲和力的代言人,毕洪海老师。

 

“在课堂上,大三有幸选得毕老师的案例研习课程,巩固和完善关于案例研习的思路和方法,这短短的半个学期,感觉自己无论是在对法学的认识方面还是运用法学解释生活与社会的方法掌握方面,无论是在学习、研究还是观世、解人方面都有了体悟和提升,可谓获益匪浅——这一切要得益于毕老师的教导、指引、启发。”

“老师的课堂常常能够激发大家十分开放而活跃的法学思考、社会思考,课堂上的大家时常都是处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思想碰撞之中的。从毕老师的眼中,能看到热情、鼓励、宽和的光芒。”

“在导学时,毕老师会将法律的逻辑与法学的知识贯彻其中,如让我们阅读法学的入门书籍,让我产生了对法的浓厚兴趣。毕老师传授给我们的知识与道理也不仅仅只与法学相关。”

“严肃认真地与我们讨论社会上的热点,引导我们去分析与解构这些问题。老师这样的学术态度,是我一直希望自己未来可以做到的。”

“毕老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怀也是让人看在眼中,感动心中的。尤记得老师曾在课间与大家讨论过如何能更好地开展与新生们的导学活动。从中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老师的用心!”

“老师带领我们游玩北京的历史景点,以景抒意,向我们阐释一些历史知识已经为人处事的道理。这一些都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让我有了思考问题的新角度。”

 

 

他是精于法律实务,指导学生进行法律援助活动的老师;也是喜爱运动,骑行、晨跑、打羽毛球风生水起的积极生活追求者,丁海俊老师。

 

“丁老师给我的印象深刻之处在于他知识之广博、视野之开阔与生活态度之乐观积极;丁老师带领我们研读过《人类简史》《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最好的辩护》等书籍,不乏趣味又引人深思;丁老师教我们既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也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而要感悟更宽广世界的脉搏,关注并思索新事物的发展。”

“丁老师曾经利用假期远赴海南参加骑行活动,也和同学们一起打羽毛球(曾经要求导师组的每个同学都要去打羽毛球),让我意识到到象牙塔里也不全是书呆子,保持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是很重要的。与丁老师相处时能感受到一种严肃活泼的氛围,我为遇到丁老师而感到幸运。”

“在学业指导方面,丁老师总是积极的了解每一位导学组成员的学习状况,几乎每次导学活动开始前,他都会询问同学们是否遇到了学业上的问题,还会详细介绍并向同学们推荐一些法学专业开设的选修课。”

“大一上学期我的高数成绩非常不理想,几乎处于挂科的边缘,丁老师主动与我讨论有关高数的学习问题,还约请导学组内的学姐传授我一些学习方法。丁老师对学生的生活状况也是十分关注。本学期的第一次导学活动,丁老师首先提及的不是导学任务的规划问题,而是询问了每一位导学组成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最后还告诉同学们如果觉得出现心理上的不适,可以与他进行交流倾诉。”

 

 

他是任教十三年,负责教授刑法分论课程的严师;也是学生眼中超级随和、每次导学活动都带小零食的贴心导师,葛磊老师。

 

“大一上学期,我有幸进入了葛磊老师的导学小组并参加了多次的导学活动。见面后,葛磊老师主动和我们这些学生打招呼并关切地询问我们在学校的近况,还能针对我们的问题给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整个人显得十分平易近人却不失睿智机敏。后来,我十分有幸获得了一次采访葛磊老师的机会。与其说是采访,不如说是聆听专业学者的真知灼见的一次经历。整个过程中,葛磊老师认真且详细地回答了所有的问题,哪怕是一些随兴提出并不在前期提供给他的采访大纲上的内容,他也会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给出有深度值得让人研究的答案。不仅如此,在采访结束之后,他还对我整理的采访稿提出了修改意见并亲自进行了修改,使我再次受益。每一次同葛磊老师接触交谈,都会让我获得包括但并不限于学术上的指导和收获。在我心中,葛磊老师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良师!”

 

 

她是严谨认真、学识广博的国际私法课程教师;也是航法不可多得的一位女神,高琦老师。

 

“高琦老师是一位学术上严谨认真,生活中风趣开朗的美女老师~一学期的相处,高琦老师组织了许多次导学活动,不止有师生共餐品尝北京美食,还有游学活动参观人民大会堂,带我们走入实践中的宪法课堂,体验法学的魅力。日常里高琦老师关心学生学业,为同学们进行一对一的单独学业指导以及在考前开动员会,帮助我们解决学业困难。同时在生活中,她幽默风趣,开朗活泼更像是我们的知心大姐姐!”

  “导学小组的第一次聚会,初见老师时的印象便是知性。高老师介绍了学校附近的基本情况,又提醒我们十一假期注意安全,似长辈般的温柔、亲切。后来,我们又进行了学习规划辅导、读书感想分享、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等各种各样的导学活动。印象最深的是人民大会堂之旅和大一上学期的考前辅导。人民大会堂之旅中,我们在主席台上激动地拍照,高老师在和欢脱的我们一起玩耍时,也不忘给我们讲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知行合一。大一上考前辅导的那天下午,我们坐在一教四楼的教室里,阳光从窗户洒进教室,映在教室后方颇具年代感的黑板上。倏尔,被这历史感而打动,当年的学生在教室里读书时就是这样吧?想必,就是这样的。与老师相处这段时间里,最想说的便是‘暖’了。老师不仅在每个学习的关键节点给予我们个性化的意见,对我们的生活也十分关切。在校时,带领我们探寻北京;疫情期间,又通过线上导学活动的方式,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师如此,学生复何求。”

 

 

她是博闻强识的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师;也是热爱运动、平易近人的女神,刘盈皎老师。

 

“刘盈皎老师致力于研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这份精神与渊博深厚的文化知识令我叹服,老师的授课风格风趣幽默,让我们‘老生常谈’的传统文化充满了趣味与生机。通过老师的课程,我对法律的认识不再仅仅浅薄地局限于外来的文化,而是学会把视野回看,认识到了中国本土法律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在面对强大的外来法律文化时,我不会再妄自菲薄,我会以中国特色的法律思想为根去接受外来的文化,课堂上的知识可能会随着时间而在记忆中磨灭,但是这样宝贵的法律思想方式才是刘盈皎老师想要通过课堂传达给我们的财富,一个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提升是意义非凡的,在此由衷地感谢刘盈皎老师对我们的教诲。”

  “刘盈皎老师十分平易近人,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一家餐厅进行导学活动。我们边吃边聊,刘盈皎老师先是询问了我们每个人的情况,又问我们对于大学生活的适应情况,为我们的学习方法提供了一些基础性的建议。除此以外,她也关照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我们聊起兴趣爱好等等方面。比起导师身份,刘老师更像是理解、关心我们的大姐姐。”

  “关于学习方面,刘老师针对她研究的法律历史方面给我讲述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并且给我推荐了两本书进行研读。通过这两本书,我对于法律的感悟更加深刻了,兴趣也更加浓厚了。刘老师还关心了我的日常生活习惯,对于我不爱运动的问题,她推荐我经常在北京周边景点或者高校去游览,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增长见识。”

 

 

他是意大利罗马大学(sapienza)法学博士;也是知心大哥,雷震文老师。

 

“雷震文老师是一个风趣幽默、认真负责而又平易近人的老师,可以与学生无障碍沟通,也可以温柔指导开展工作。在社科杯论文写作中,雷震文老师除了陪学生改论文到深夜外,还可以和学生一起聊美食、生发哈哈,虽然是枯燥地写论文也变得有趣起来。雷老师与其说是我们的班主任,不如说是我们的朋友,不论是和我们分享电影音乐,还是在朋友圈和同学们高强度互动,都真的是没有一点距离感。雷老师并不是很频繁地在班群里和我们互动,理由是怕跟不上我们的节奏……其实duck不必担心,毕竟提出办王者荣耀班级对抗赛的老师,怎么能跟不上我们的节奏呢?那么问题来了,院里什么时候办这个王者荣耀班级对抗赛,圆了雷老师的心愿?”

 

 

她是“卓越百人”副教授;也是一位英姿飒爽的女王,裴炜老师。

 

“在‘法律研究与法律写作’的小组课堂展示中,老师总能一针见血地找到同学们研究中的问题,并予以指出、加以引导;严肃郑重地告诫同学们,作为法学生应该严格遵守的法律写作的学术规范。在‘证据法’课上,老师常常运用中外案例,历史研究,理论交叉比较,引起我们对证据规则的思考,逻辑清晰地展开每一次的课程内容;在‘刑事诉讼法’课上,老师非常亲和,会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帮助大家掌握知识,即使有同学答不上来,老师也会引导着逐步分析,得出正确结论。而且老师上课的声音很有激情,感觉有使不完的活力,让线上教学也变得没那么枯燥”。

在导学活动中,“推荐了许多法学著作,如《规训与惩罚》、《论犯罪与刑罚》等。这些作品讲解了基本的法理,也提出了深刻的见解,为学习刑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导师建议以PPT或报告的形式做读书展示,并细心地提出改进建议,也让我掌握了做读书报告的基本方法并且对书的内容有更好的理解。我的问题存在于论文写作方面,裴炜导师指出大学写作与以往写作的区别,为我讲解了论文写作的要求和逻辑,让我对论文写作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在‘社科杯’的论文指导中,由于大家的论文存在共性问题,裴炜导师还专门制作PPT,在导学活动中为大家讲解论文写作的格式与要求。裴炜导师的悉心教导,让我们导学小组成员都受益匪浅!在校园里偶然遇到裴老师时,也是一副步履轻快、干练飒爽的形象。“在我心中,老师就像一个气场两米八的‘女超人’,也像气质与美貌并存的、穿prada的女王~”

 

 

   他是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也是学生眼中的“沉稳暖男”,王海涛老师。

     

    “虽说还没有见过面,但老师给我的印象中一直是一个沉稳暖男大帅哥形象,讲课非常有意思!上课逻辑清晰,能照顾到听讲同学们的思路,解答问题也非常认真,上课提问的时候就算被点到的同学开始的时候没有很好的回答出来也不会批评,而是会慢慢地循循善诱的引导发言者的思路直到TA有了自己的正确理解。对于略显生涩的法律术语王老师也能举出非常有趣的例子来加深我们对概念的印象,至今忘不了老师讲的那些笑(bu)话(shi)哈哈哈~  

 

 

他是仅在2019年一年就主持了两项国家级重大课题的宪法大牛;也是学生眼中性格温和、可爱呆萌的“错错老师”,王锴老师。

 

“在课堂上模拟人大代表的选举,使课堂一片欢声笑语,让枯燥的宪法条文变得生动有趣,他讲过的案例大多都深刻地坚守在学生的脑海里。在课后,即使是午饭时间,为了解答同学们的疑惑,也留到很迟。在导学活动中,王锴老师带我们读魏德士的《法理学》,虽然当时读起来自己理解得并不是那么深刻,但不管是书的内容还是老师每次的点评,都对我有很多启发。在“萌萌”的外表下,王老师有着渊博的知识,法律人的情怀,为师为范的责任感。这样一位友善亲近而学贯中西的老师,每次都会让我想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句话。

  “记得期末考当天的上午,大家在微信群里刷起了表情包,有一个表情包上,一个可怜兮兮的小朋友正缩成一团,在新主楼楼顶打电话:喂~王锴老师吗?我现在在新主楼楼顶。宪法复习不完了!这里风好大,我好害怕。过了一会儿,老师回了一句:下来吧,你过了。虽然也不代表真的能过,但内心的紧张感却减少了很多。

 

 

他是德国法学博士,也是平易近人、亦师亦友的玩梗大师,王琦老师。

 

“大一时地处沙河,每次导学活动日老师都会迁就我们在晚上来到沙河,导学活动结束之后再匆匆赶校车回去,当时就觉得王老师真的好负责好辛苦。”

“王老师很亲切地询问我们的生活学习状况,遇到民法的专业问题,老师也会深入浅出带着我们探讨和研究。开班会的时候也是有笑声有严肃,亲切地嘱咐我们一些注意事项,教导我们踏实努力,王老师真的超级负责der~

“王琦老师绝对是亦师亦友的存在,严肃认真又温和友善。记得,每一次老师组织我们开展导学活动,需要大家来分享各自的读书感悟时,当我们在台上,我们总能发现老师很认真的打开一个本子或者是我们所读的那本书,一边倾听我们的汇报,一边运笔在本子或书上勾勒、记录。于是,我们发现,每次王琦老师在评析我们的汇报时,所给予我们的建议都十分契合我们各自的学习状态。不知不觉中,我们真的成长了很多。嘿嘿,至于为什么说,王琦老师对我们像朋友一样呢?大概去年十一月份,三个班联合开大班会,由三位班主任轮流讲述。那次班会真的是我上学期参加过的最棒的班会之一,老师们用风趣幽默的话语讲述自己的学习经历以及对同学们的期许。当王琦老师进行讲述时,你会发现,舒克贝塔出现了,北航第二校训出现了,熬夜秃头这个伤感的词也出现了,可以说,王琦老师真的像朋友一般,真真切切的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玩梗,一起度过这美好的大学时光。”

 

 

她是主攻民商法、网络法的副教授,也是航法女神、新晋宝妈,王天凡老师。

 

“在王老师的课堂上,深入浅出的授课,深厚的理论功底与生动的案例,让同学们在艰难与乐趣的碰撞中感受民法的魅力。还记得老师曾针对一次作业,手把手地教授我们案例分析的方法;在重要的知识点上反复强调,以求大家能更扎实地掌握这部分内容;课后也认真对待大家的疑问,细致地讲解。”

“王天凡老师是一个集美貌、才华与好性情于一体的女子,北航从来不缺少高学历、高能力的老师,但这样润物细无声,像对待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老师却是可遇不可求。无论是班级里的安排还是导学组的活动,也许不会常常露面,但该关注的、该提点的却从未缺席。”

“欢叫天凡老师凡凡导,大概是因为可爱的人总该有个可爱的称呼。在导学活动里,我们最常做的就是生活漫谈,从学习困惑、专业选择到最近经历的开心的沮丧的小事,没有边际、没有拘束,在匆匆忙忙的日子里那是难得的悠闲时刻。我们还会一起欣赏电影,在空旷的教室里挤在一起感受影院般的效果。比起实践经验的积累,凡凡导给我们的更多是思想上的开导和知识面的拓展,保持积极与愉快的心情,没有什么问题会一直存在。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从陌生到熟悉,从点头一声‘老师好’到调侃叫着‘凡凡导’,时间很短,路还很长。老师级的能力加学姐般的亲和力大概就是凡凡导最大的魅力。”

 

 

她是带着实务经验重返校园的刑法学者,也是身着干练西装自带律政剧女主角气质的女神,王永茜老师。

 

“王老师的课程ppt里既有翔实的理论学说,丰富的真实案例,又有引经据典,法学名著名言。课堂上不仅‘干货满满’,而且还会分享她的学生生活,推荐各种侦探小说、犯罪学小说经典法学原著等。由于刑法课一般安排在晚上,每次下课时,都会跟同学们问候晚安。即使是网课,隔着屏幕也无法阻挡刑法的魅力。她的课程让不少刚接触法学的小白对法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选择进入法学院学习。无法阻挡的刑法魅力还波及到了外系。记得当初上她的课的时候,有一个理工科的男生每节课都来听王老师讲课,而且每节课都要给老师擦黑板,是不是被老师的课程折服了呢?”

“在我仅有的印象中,刑法是神秘而又高高在上的,是手持镰刀的审判者,它睥睨着人间世,淡看众生相。在它的面前,正义必将光芒璀璨,而邪恶必将两股颤颤。所以,当看到新学期有刑法课时,我就暗自想象什么样的人会成为我们的刑法老师——他肯定不苟言笑,他肯定不怒自威,面对他,我们只能像乖巧的绵羊,低下想要反抗争论的头。可是,第一次听到王老师声音的时候,我觉得我的幻想就瞬间破灭了。通过一条条网线、耳机线,王老师的声音飞入我们的耳朵。即使隔着重重屏幕,我也能感受到老师每一句话里所含的满满笑意,她笑着自我介绍,笑着谈刑法,笑着讲授课程。就这样,在王老师的讲授中,威严的刑法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代表,它更像是充满故事的浮世绘,彰显着各色的人性,每一法条都有冷暖,历经世事检验,不断蜿蜒向前。”

 

 

他是精通多国语言的留德学者,也是喜爱旅游拍照、泡图书馆、请学生聚餐、品鉴咖啡的品质生活追求者,杨登杰老师。

 

“杨老师的课程ppt虽然简洁,但字里行间蕴含丰富的知识要点。杨老师的课堂让我感受到了一个高水平的大学课堂的样子。时时随着同学们的一个个互动而变化讲授内容,会根据同学们的回应来进行相应的延伸和拓展,不局限于书本上,而且融入很多课本之外针对专业知识的讲解。在导学时,杨老师也给予了我们很多专业知识的介绍和学业上的引导。比如老师会让我们去阅读一些双语的经典文献。这些双语的文献给予了我们很大的一个发展的机遇,让大家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更多的法律专业词汇。同时,通过研读国外的一些经典法律著作,我们获得了对于法律体系的一些全新认知,这与我们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我国法律体系的内容形成了一个对照,这会让我们对于法律到底是什么,应该是什么和未来的发展道路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

“治学严谨,为人亲和,有古代文人君子之气。喜与学生吃饭,微醺时善讲学,思路开阔,别具一格。衣品极高,身形颀长,行路雷厉风行,干练简洁。”

 

 

她是荣誉满满的刑法学教授,也是深受同学们敬爱的航法女神,郑丽萍老师。

 

“郑丽萍老师讲课条理清晰,循循善诱,深入浅出。记得去年在刑法总论课上,老师总是能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案例来引导我们的思考,也有不少理工科的同学前来蹭课。在郑老师的课堂上,我总是会被老师的讲课内容深深吸引,我的刑法总论笔记也是记了厚厚的一本,如果要选一个最喜欢的老师,在我心里那就非郑老师莫属啦!”

“得益于郑丽萍老师的悉心教导,刑法原理一直是本学期以来,在我心中期待值最高、收获感最强的课程。虽然线上教学有着诸多阻隔,但在郑老师的课堂依旧具有无穷的魅力吸引着我们全情投入。郑老师的声线与她的教学风格一样地清晰爽利,引人入胜:在剖析学理时,老师总能有条不紊地为我们逐层拆解其中详情,于是原本艰涩的理论就化作了涓涓细流,深入人心;在举例环节,郑老师对法考原题和实际案例又是信手拈来,精彩的讲述屡屡以最恰切、立体的形式为我们这些刑法初学者做出指引——刑法课堂是精彩纷呈的,属于郑老师的刑法课堂尤其。”  

“除开一丝不苟的风采,课堂内外的郑老师对学生一直有着最温柔的惦念和关怀。在学术答疑的互动之外,郑老师总会不厌其烦地交代大家,如果有任何问题都要及时向她反映;每次下课后,连续讲解三节大课的她不觉得自己劳累,反而会向列席听课的学生道一声‘辛苦’;课程交流群中的互动往往轻松有趣,老师的回复从不敷衍,又足够风趣。这弯师生关系的桥梁,沟通了每个人的真心。遇见郑老师,是我非常珍贵的际遇!”

 

 

他是特聘研究员,有“翟沃金”之称的学者, 也是一位风度翩翩、气质儒雅、严谨又不失温柔的君子,翟志勇老师。

 

“翟老师是一个极为认真的老师。见到翟老师之前,我就常有听说过其威名,大概是学术要求严格,对学生成绩从来都认真判定,绝不会放水,于是心底里以为翟老师一定是个气场严厉的人。但真正见到翟老师,他给我的感觉却是意外的和善。不同老师的教学风格会让学生有不同的体验,而翟老师给我的感受一向便是严谨认真。从课堂到导学活动,翟老师从来都是以干货为核心,连导学活动也是推荐图书,认真分析规划,可以说,翟老师是把踏实践行到底的老师。若是求教,必耐心讲解。然而翟老师又并非是一个死板之人,虽总奉劝我们定下目标踏实努力,提升专业实力,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但当我与之提起自身对优秀的意义的看法,说起自己或许不那么高远的追求时,翟老师也悉心听取并表示尊重。可以说,翟老师在讲课与做人中,都贯彻着一个学者的气度与素养,踏实严谨又辩证兼听,享受着书本与学术研究带给他人生的快乐。如果你愿意细心认真去聆听他讲授给你的知识,那么看似枯燥的知识一定会慢慢转换成惊喜的收获,如同品茶,虽初觉微苦,但细细回味便有甘甜。”

“真的太喜欢翟老师了,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温柔幽默又帅气的老师呀。明明是枯燥无聊的宪法学也能讲得那么幽默风趣,引人入胜。几乎每次论文写完之后都会向老师请教,老师真的超级超级耐心,特别温柔,声音也特别好听,几乎都是秒回我的信息,很耐心地向我讲解怎么完善论文,我的论文写作能力也得到了逐步提高,真的特别感动,也特别感激。总之,真的特别幸运能够遇到志勇老师。虽然这学期没有翟男神的课,但依旧是老师的小迷妹!”

“在我的印象中,翟老师深耕学术,尽心尽责,随和文雅。时间久了会发现翟老师其实也很风趣,很关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他可能不是一位“明星”老师,但他却是一位耐心温和的引路人和严谨认真的指导者。”

 

   “传道、授业、解惑”,北航法学院的老师们,以青年人的心态,给青年人以指导,得师如此,三生有幸。每位老师,在治学、为人方面都有许多值得同学们学习的闪光点。他们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塑造,成为航法ers法学启蒙阶段不可多得、回味无穷的经历。

   五四精神,传承在我。要达到变强的目标,要扛起青年的大旗,个人努力不可偏废。龙卫球院长曾说过,法学院的学生,必须能吃苦。“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感谢以下同学的分享:

 

孙宇浩 余虹润 李雨珂 李梦涵 张冰岐 谢筱栩 宋碧寒 杨  阳 陈雅培 袁洋熠 赵嘉璐

李正茂 廖舫仪 宁文笛 谢雨桐 梁闫  琦 唐子茜 彭泽文 李金磊 孙  妮 崔书涵

蔡佳玉 汤非池 董  菁 荣子怿 等

 

 

CopyRight© 2015 北航法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